游滁话醉翁
宋仁宗庆历五年,欧阳修因支持并参加范仲淹的“庆历新政”改革,横遭谗人诬陷,由地位显赫的龙图阁直学士贬谪到地方任职——知滁州。谪滁三年,欧阳修不仅政绩斐然,而且创作了大量诗文,其中《醉翁亭记》《丰乐亭记》这姊妹名篇,传播尤广。也正是这两篇“亭记”,使得“环滁
宋仁宗庆历五年,欧阳修因支持并参加范仲淹的“庆历新政”改革,横遭谗人诬陷,由地位显赫的龙图阁直学士贬谪到地方任职——知滁州。谪滁三年,欧阳修不仅政绩斐然,而且创作了大量诗文,其中《醉翁亭记》《丰乐亭记》这姊妹名篇,传播尤广。也正是这两篇“亭记”,使得“环滁
这幅作品创作于1537年,时年文徵明67岁,正值其艺术创作的盛年。全卷纵47厘米,横1500厘米,以大字行书书写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《醉翁亭记》全文 ,单字径约10厘米 ,气势磅礴,在文徵明的书迹中也属罕见。
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文徵明八十二岁所书小楷《醉翁亭记》轴,纸本形制,纵53.5公分、横28.6公分,虽尺幅不大,却藏着明代书法的巅峰笔意,更映照着一位老艺术家对书法艺术的极致追求。
北宋的春风拂过琅琊山,滁州城外的醉翁亭里,一位老者提笔写下“环滁皆山也”五字,字字如刀,劈开了千年骈文的桎梏。欧阳修,这位被后世尊为“文忠”的巨擘,用一支笔书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篇章,也以一生的坚守,诠释了何为“文以载道”。